日本交易所 Coincheck Inc. 在上周五發生了高達五億美元的加密貨幣 (NEM) 被駭事件,這算是一起相當具有規模的駭客入侵,在虛擬貨幣世界裡這類盜竊行為卻非常頻繁,但結果未必能像 Coincheck 這麼幸運還能拿得出來來補償投資者。(Coincheck 新聞稿)
根據 Autonomous Research LLP 全球金融策略總監 Lex Sokolin 的說法,在過去不到十年之間,駭客已經竊取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比特幣 (Bitcoin) 和以太幣 (Ethereum),而且如果以今天的價值來去衡量,這個數字恐怕要高上許多。
以下是自 2012 年來一些大規模的竊盜案 :
2017 年 12 月 - NiceHash
2017 年 11 月 - Parity
2017 年 7 月 - Parity
2017 年 4 月 - Bithumb
2016 年 8 月 - Bitfinex
2016 年 6 月 - a DAO
2016 年 5 月 - Gatecoin
2015 年 3 月
2015 年 1 月 - Bitstamp
2014 年 2 月 - Mt. Gox (倒閉)
2012 年 9 月 - BitFloor (倒閉)
以上翻譯改寫自 Andrea Tan 及 Yuji Nakamura 的 Bloomberg 報導
根據 Autonomous Research LLP 全球金融策略總監 Lex Sokolin 的說法,在過去不到十年之間,駭客已經竊取了價值 12 億美元的比特幣 (Bitcoin) 和以太幣 (Ethereum),而且如果以今天的價值來去衡量,這個數字恐怕要高上許多。
以下是自 2012 年來一些大規模的竊盜案 :
2017 年 12 月 - NiceHash
NiceHash 是一家位於斯洛維尼亞的加密貨幣礦池,在其 Facebook 上表示,它的支付系統出現了故障,而價值高達 6300 萬美元的比特幣隨之被盜。該公司增加了額外的安全措施,並尋求社群的幫助來分析資安漏洞。
Youbit 表示,它將在網絡攻擊中損失 17% 的資產後申請破產。而韓國交易所也在 4 月份遭遇了類似的事故,相關單位只能呼籲投資者保障自己資產的安全。韓國調查人員也正在調查北韓可能參與的駭客行動。
2017 年 11 月 - Parity
Parity 錢包中的一個安全漏洞造成了大約 1.55 億美元的損失,其中包括 Ethereum 和其他代幣。
Tether 背後的公司表示,一個惡意的攻擊者偷走了價值 3,10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並將其發送到未經授權的比特幣地址。
2017 年 7 月 - Parity
一個自稱白帽子集團的組織利用了 Parity 錢包程式中的一個漏洞,試圖通過傳輸來洗錢,根據安全週 (Security Week) 報告,價值約 3000 萬美元的 Ethereum 被盜。
就在 CoinDash 推出最初的 ICO 之後的幾分鐘,駭客就以高達 660 萬美元的 Ethereum 賺了大筆資金。這家以色列公司最終仍然終止了它的 Token 銷售。
2017 年 4 月 - Bithumb
存儲客戶數據文件的 Bithumb 外包商個人電腦遭到駭客攻擊,導致 3 萬多用戶的個人資料和交易紀錄洩露。韓國加密交易所因違約被當地監管機構罰款 5850 萬韓元 (55000美元)。
2016 年 8 月 - Bitfinex
Bitfinex 表示,駭客拿走了 119,756 比特幣,價值約 6500 萬美元。 2017 年 4 月,交易所聲稱已償還所有遭受損失的客戶。
2016 年 6 月 - a DAO
一個去中心化的風險投資基金在當時參與了以太坊上最受矚目的項目被駭客入侵。大約 5000 萬美元的會員財產被盜走。
2016 年 5 月 - Gatecoin
在網絡攻擊之後,香港的 Gatecoin 的比特幣和以太幣上被盜走了大約 200 萬美元。
2015 年 3 月
曾幫助調查網路藥物商場 (非法絲綢之路) 的兩名前美國聯邦特工被指控非法盜用數十萬美元的比特幣。
2015 年 1 月 - Bitstamp
據 Fortune 雜誌報導,Bitstamp 的首席執行官向客戶保證他們的大部分比特幣在價值 50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被盜後是安全的。
2014 年 2 月 - Mt. Gox (倒閉)
Mt. Gox 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但價值約 4.8 億美元的代幣突然失蹤了。該公司在日本和美國申請破產,並稱貨幣失蹤可能是大規模盜竊犯案的結果。
2012 年 9 月 - BitFloor (倒閉)
位於紐約的 BitFloor 在被駭客入侵之後,損失了約 25 萬美元的比特幣。幾個月後 (2013/4),交易所宣布即將停止運營並退還客戶的存款。
以上翻譯改寫自 Andrea Tan 及 Yuji Nakamura 的 Bloomberg 報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