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Monero Original (XMO) - 門羅幣原鏈續存,支援 ASIC 礦機的門羅幣分叉 (Fork)?



隨著 Monero 團隊宣布將在 4/6 更新 Monero 網路阻止 ASIC 礦機入侵,也不是完全沒有反對的聲音,支持繼續使用原鏈 (接受 ASIC) 的人馬也馬上就跳出來並且發表了 Monero Original (XMO) 的想法,基本上就是續用所有 Monero 的原始碼不跟進這次網路更新,不過開發者指稱有更動部分代碼得以在分叉後穩定運作。那當然這甚至比之前的 XMV 要更來的與 Monero 團隊對立,直接表明了支持 ASIC 的立場。

Monero Original (XMO)
GitHub : https://github.com/XmanXU/monero


其實在現階段還沒有官網,GitHub 內的資訊也非常少,只有提到他們正在努力讓原鏈可以繼續運作,或許是網路更新的消息來的太突然,感覺 XMO 還沒完全準備好接手整個 Monero 原鏈。


那在 Reddit 上也有發布這個消息,不過想必外國鄉民的反饋一定不會太看好,畢竟 Monero 社群原本就是已經定調要反對 ASIC,經由網路更新和改算法也是很常用的手段,維持原鏈反而算是違反門羅幣的初衷。不過必須說這是一個目的性很明確的分叉,他也擺明了就是接受 ASIC,但似乎目前沒有太多的資訊來去判斷接下來的開發走向。


Monero 官方也針對這兩個 Fork 發表了聲明,要大家在領取分叉幣時也要注意財產的安全,不要將私鑰交給不可信的第三方單位,不過倒是沒有直接呼籲大家不要參與分叉。(來源)


知名挖礦業者 MinerGate 更是接連宣布支援 Monero 在 4/6 的更新以及 Monero Original (XMO) 的挖礦服務 (來源),可以說是兩面都兼具了。不過其實這也意味著那些持有 ASIC 礦機的礦主接下來可能就會進入 XMO 挖礦市場,屆時的難度發展如何就可以好好觀察了,究竟訂製晶片對整體網路影響有多大將有獨立的 XMO 可以檢視。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Linux (Ubuntu) 查詢硬碟容量、剩餘大小指令

在 Ubuntu Desktop 版本或有安裝 GUI 像 Xfce 的 Server 版本當然可以直接從圖形介面查看硬碟容量和已經使用的大小, 但如果是在純 CLI 版本或使用 SSH 連線時呢?那就需要用到指令了。 顯示硬碟容量、已使用、可用大小。 df -h 查詢資料夾所占硬碟的大小。 du -h 查詢檔案大小 ls -l

吃光硬碟讀寫的大怪獸 - Superfetch 是什麼?可以關嗎?

Superfetch 是 Windows 內建的硬碟快取功能,它會預先將檔案讀取起來到 Ram 裡方便稍後做使用,所以常常在工作管理員內都可以看到 Superfetch 往往占掉了不少的硬碟使用量,那這樣的情形是好的嗎?其實理論上並不會有太大影響,畢竟 Superfetch 只是將等會要讀取的內容先預置在 Ram 中,如果不趁硬碟負載小的時候優先讀取,之後反而可能忙不過來呢。當然如果你是使用 SSD 的話可能會為使用壽命擔心, 高頻率的讀取可能加速固態硬碟老化,那在讀取速度原本就很快的 SSD 當然就相對的沒有必要開啟 Superfetch 了。 Superfetch 在電腦待機時吃掉大部分硬碟使用量是很常有的事。 要關閉也很簡單, Win+R > services.msc 打開「服務」,找到 Superfetch。 右鍵 > 內容,將它更改為「 已停用 」後確定即可。

RealVNC - 支援多系統的 VNC Viewer,免費遠端桌面客戶端 (Windows / Linux (Ubuntu) / Raspberry Pi /...)

對於不熟悉 SSH 介面的使用者來說可能第一個想法都會是使用遠端桌面,但要知道大多數的 VPS 主機都是提供 Linux 系統 (Ubuntu / RedHat / Debian...等),它們架好的 VNC Server 多半是沒辦法直接以 Windows 系統內建的「遠端桌面連線」來操作的,就好像兩端的通道是開了起來但卻仍說著不同的語言,所以就需要專用的 VNC Viewer 來連線, 而 RealVNC 支援非常多不同的作業系統環境,包括 Windows、Linux、Raspberry Pi、Android、iOS...等,幾乎可以說是一應具全啦。 RealVNC 官方網站:  https://www.realvnc.com/en 下載頁面:  https://www.realvnc.com/en/connect/download/viewer 只要從 「File > new connection」 就可以新增一個連線,爾後只要點選介面中已設定好的連線就可以隨時進入遠端主機,而主機端 (VPS) 也記得要先架設好 VNC Server 和新增防火牆例外,避免被拒絕的連線。